【香港商報訊】記者許國璽、陳德力、陳宏報道:首屆海峽兩岸機械產業博覽會,8日在福建龍岩開幕,來自海峽兩岸機械產業界的315家參展商、309家采購商、400多家中小企業負責人踴躍與會,積極尋求合作共贏商機。在昨日的簽約儀式上,福建省共引進40項重大項目,其中,外資項目22項,總投資2.4億美元,內資項目18項,總投資94.2億元人民幣,港資約占35%。
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鐵農表示,以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為標誌,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步入新紀元,日益呈現巨大潜力與廣闊前景。希望大陸和台灣機械產業以海峽兩岸機械產業博覽會這一新的平台,開創海峽兩岸經貿合作交流的新局面。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在賀電中表示,兩岸於重慶市簽訂ECFA,讓兩岸經濟互利、雙贏的構想,向前邁了一大步。
他認為,博覽會舉行后,龍岩市將進一步成為海西最為重要的城市,邁向全面騰飛的黃金發展期。根據ECFA,大陸第一批對台降稅項目有539項,其中機械業就有114項,占整體項目的21%。台灣大學機械系教授、美國加州大學博士陳復國對此認為,ECFA簽訂后,將更有利於兩岸機械產業合作,兩岸不需做同樣的產品或零元件,而可以互補互利。陳復國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:隨著全球節能減碳需求日益迫切,兩岸共同發展綠能產業的時機也日趨成熟,綠色產業是世界各地下一階段經濟增長的引擎,太陽能、LED是台灣推動綠能產業發展的兩個重要領域,單單太陽能的光電和LED到2015年產值希望能夠達到新台幣1兆元以上。
在台灣過去,一些產業叫兩兆雙薪,現在希望LED化可以替代這種地位。對於綠能機械的發展,台灣有優勢也存在瓶頸的制約,有人才、原料供應、設備等三個挑戰需要克服,因此探討兩岸綠能產業機械的發展合作尤顯意義重大。他希望兩岸在綠能產業機械方面展開合作。據了解,ECFA的簽署和成效已對兩岸機械產業合作產生極大利好。
今年前7個月,兩岸機械產品貿易總額達86.55億美元,同比增長七成有餘。同時,台灣機械產業轉移全面加速,兩岸企業合作領域從生產到研發、從主機到零部件不斷延伸,互補效應漸顯。福建省副省長葉雙瑜在參觀台灣省機器商業同業公會的展區時,對該公會的理事長李太郎及台灣代表說,你們不僅要來參展,關鍵要來做,裝備制造業是福建省工業支柱產業之一,省政府非常重視裝備制造業的發展,并把它作為閩台經貿合作交流的重點。台灣裝備制造業起步早、科技含量高、管理科學,歡迎台灣業內人士到福建、到龍岩參與全面合作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賀田國際 經理/葉君平 Jeffrey 886-2-2656-0101 Ext.502 0930-916-577 jeffrey_yeh@apsys.net 亞‧洲‧產‧品‧網 AsianProducts.com 電子商務專家 ‧ 行銷全球的好幫手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有任何問題歡迎洽詢
賀田國際 葉君平 Jeffrey Yeh
0930-916-577 jeffrey_yeh@apsys.net
Taipei 886-2-2656-0101 Ext.502
Taichnug 886-4-24631720
更多的銷售‧更高的利潤‧更好的名聲
亞‧洲‧產‧品‧網 AsianProducts.com